2008年5月12日,汶川发生8.0级特大地震,造成69227人遇难、17923人失踪,这场灾难成为国人心中永恒的伤痛。
今年是汶川地震十七周年,我们深切哀悼逝去的同胞,铭记历史之痛。与此同时,5月12日也是我国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。十七年来,人们以烛光、鲜花与默哀告慰逝者,更以“汶川记忆”警醒后世。在缅怀与追思中,我们更应增强防灾减灾意识,提高防灾减灾工作水平。
奇迹!2300师生无一伤亡
在汶川地震中,有一所中学以“零伤亡”造就奇迹。
1995年,叶志平前往四川省安县的桑枣中学担任校长一职。桑枣中学的教学楼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,在建设之初就没有找正规的建筑公司,断断续续地盖了两年多。教学楼的栏杆摇摇晃晃,楼板缝中填的不是水泥,而是水泥纸袋,承重柱子过细,不符合标准,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。
然而,叶校长没有因为这栋楼已经存在多年而视而不见,更没有因为资金短缺而放弃对安全的追求,而是踏上了漫长而艰难的建筑加固之路。
从1997年开始,叶志平分步骤对教学楼进行加固改造。他首先找正规的建筑公司拆除与实验教学楼相连的厕所楼,在一楼安全处重建厕所,虽然给高层教室上课的学生带来不便,但保障了孩子们的安全。接着,他将楼板间的缝隙中的水泥纸袋去掉,重新灌注混凝土,提高楼板的承载力。最关键的是,他对这栋危楼进行了大手术,采用增大截面加固,将整栋楼的22根承重柱子从37厘米直径的三七柱加粗为50厘米以上的五零柱。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,他多次跑教育局争取维修费,并利用寒暑假和周末,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,逐步完成这栋实验教学楼的翻修加固。
除了严格要求教学楼的建筑质量,叶校长每学期都要在全校组织紧急疏散演习。汶川地震来临时,2300余名师生仅用96秒便安全撤离,无一伤亡。从前抱怨叶校长“不务正业”的家长,在这一刻之前所有的抱怨和不满都化为尊敬和感激。
十七年过去了,桑枣中学的奇迹依然震撼人心。叶志平校长用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证明:对生命的敬畏从不是宏大叙事,而是藏在一砖一瓦的加固中,藏在未雨绸缪的坚守里。加固工程绝非“无用功”,而是守护生命的坚实屏障。
悍马使命
制造高品质的加固材料,消除混凝土结构安全隐患,挽救生命和建筑
2006年,自悍马成立以来,致力于为建筑安全提供坚实的助力,专注从事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、改性环氧结构胶、无机复合材料等结构加固材料的研发、生产、销售与服务。作为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业、“专精特新”企业,悍马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,与国内外多所著名高校学者合作,累计授权专利132项。碳纤维布、粘钢胶、植筋胶等8大产品系统、40类加固材料畅销全球95个国家,广泛应用于全球90000余项工程案例。
当天灾撕碎防线,你的房子还剩多少安全冗余?
安全,不是概率,国标只是及格线,悍马用碾压级参数交出答案,各项性能指标远超国标,给天灾撕不破的逃生缓冲带,为不可辜负的生命,提供永不妥协的守护。
守护岁月静好,悍马在行动。